第(2/3)页 苏元尚叹了口气,忽然又觉得有些意兴阑珊。 但有始有终,是刻在他骨子里的东西,下意识地还是继续看了下去。 然后,他的心便像是遭了重锤猛地一砸。 还不止一锤。 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!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;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! 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! 情绪陡然升起的三句,就仿如接连的三记重锤,蛮横粗暴地将他自我封闭起来的心门砸得粉碎。 你不是罢了个官,就在那儿自怨自艾、自暴自弃了吗? 去你大爷的封心锁爱,借酒消愁! 我告诉你,一个真正牛哔的人就应该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,要像容得下这洞庭湖的淫雨霏霏和春和景明一样,容得下人生路上的起起伏伏。 伱心态调整好了,然后呢? 就要居庙堂之高,则忧其民,处江湖之远,则忧其君。 干点什么不能心怀天下? 什么?你问我为啥要这样? 因为一个我觉得你苏元尚就是个这样的人,是如同古时候的仁人志士一样的人。 这样的人,用一句话概括就是,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! 苏元尚彻底醒悟了。 他想起了自己寒窗苦读时,在心头立下的那些誓言; 想起了在听族人赞颂苏老相公,自己也满怀景仰地暗自生出的志气; 想起了自己曾经看着那些官场失意者时心头难免的自鸣得意; 想起了曾经对那些稍有挫折便改变初心,明哲保身甚至于同流合污的同僚时,发自内心的鄙夷; 想起了百姓们的困苦,想起了家人们的期望,更想起了夏景昀接连数次登门拜访的执着和不甘离去的遗憾 但即使这样,对方还是写了这么一篇文,试图让自己幡然醒悟。 自己曾将其当作衣钵传人,但现在来看,对方才是自己人生路上真正的引路人啊! 他自己浑然不知,在一旁众人的眼中,他原本淡漠的表情在这一篇文下,骤然变得生动了起来。 震撼、迷茫、悔恨、羞愧、感慨,跟赶大集一样轮番出现在他的脸上。 他的双亲和夫人都忍不住好奇,大小姐到底拿了什么东西给他。 区区一篇文章,真的就能产生这么大的效果吗? 看着苏元尚不停变幻的表情,苏炎炎也长长松了口气,看来自己赌对了。 第(2/3)页